拼音:dàodéxiānɡduìzhǔyì
与“道德绝对主义”相对。否认道德判断的客观标准,主张道德判断的正确与否只能相对于个人或群体所接受的根本价值原则,当这些根本价值原则发生冲突时,没有客观的标准去评判它们之间的优劣。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和中国先秦时期。常表达为三个论题:描述性论题,即根据人类学等经验学科的观察和研究,不同社会在对相同道德问题的看法上存在根本的分歧,具有根本不同的道德标准与价值原则;元伦理论题,即认为道德判断的真假或辩护只是相对于某一传统、信仰或者习俗所接受的根本价值原则,且无客观标准对这些原则的优劣进行评判;规范性论题,即一个行为、品性或事物的道德与否总是相对于行为者或行为者所处的社会或文化所持有的根本的价值原则,而价值原则本身是主观的
类型:百科
来源:《辞海》(第七版)